$兴业银行(SH601166)$ $中远海控(SH601919)$ $中远海控(01919)$ 昨天早上,发了篇专栏文章《兴业银行:2022年末分红及其加仓计划》。
不少朋友在留言和私信中,对于我计划加仓中远海控A表示了担忧,并提醒我海控是强周期股,要多注意投资风险。在此,我表示衷心的感谢!
事实上,我不是现在才开始关注中远海控。我清晰地记得,一年前我开始写雪球专栏,所写的第一篇专栏文章就是《说说中远海控》。
【资料图】
同样,我也不是现在才开始买入中远海控,而是持有中远海控一年多了。目前中远海控已经是我的第三重仓股,约占我股票总仓位的9%-10%。
具体分布如下:
账户一的海控H股: 82500股,目前除权后成本为7.1132元RMB,浮盈约5万RMB,9.17万税后股息还没有到账。
账户一的海控A股: 6700股,目前除权前成本11.13元,浮亏2305元。
账户二的海控A股: 27400股,目前除权前成本10.95元,浮亏4491元。
对于一个在周期底部每年利润在200—300个亿的中远海控而言,目前A股市值1700多亿,分红后只有1500亿,无疑是低估的。尤其是港股,目前已经除权,只有1156亿港币的市值,换成人民币只有1000亿出头,低估得令人发指!!
当然,大家可能争议比较大的地方是: 海控在周期底部能盈利200-300亿吗?全球集运行业不会再次陷入过度竞争的泥淖吗?海控不会有巨额亏损吗?——对于这点,我对已经脱胎换骨的新海控有信心!
疫情三年,中远海控借助集运的超级景气周期,赚了几千亿的现金和利润,不仅彻底改变了高负债的资产负债表,而且目前账上还有2300多亿的现金!光财务费用一项就是负几十个亿,比很多市值上千亿的赛道公司一年的净利润都高!
账上现金2300多亿,公司市值1700多亿,减掉有息负债,基本打平。那么,海控的其他资产,货船、码头、对外投资的股权完全估值为零??况且,海控预付款计提中还隐藏了几百亿可调节释放的利润呢!
董事长万敏同志在海运行业,以及在中远集团内部的工作经验无疑是十分丰富的。他之前执掌港中旅、中免集团也堪称业绩突出。但因为之前在2021年年末分红、现金转存集团财务公司额度过大等,饱受争议。
作为一名学经管、教经管出身的创业者,我充分理解并尊重以万敏董事长为首的管理层所做出的科学、合理并偏保守的长期经营决策——相反,我并不认同一些中小股东那种分干吃净、涸泽而渔的想法。
作为全球集运行业里的优势企业,海控在行业内已经树立了不错的竞争优势!但这还不够,因为海运是强周期行业。为降低周期波动性,并提高经营韧性,海控采取了以下举措:
一是进一步向信息化转型,向提供端对端物流服务商转型,提高市场响应速度,提高附加价值,绑定优质客户;
二是投资港口、码头等周期性较弱的核心资产,并进一步提高集运效率;
三是以股权为纽带,与上汽集团、中粮集团等建立战略级合作,进一步开拓并锁定核心优质客户;
四是加快进行全球化布局,逐步加大起点和终点都不是中国的航线开拓和客户开拓。
大家都清楚2022年海控中期分红2.01元、末期分红1.39元的超高分红是不可持续的。但大家对于2023年海控能有多少利润,多少分红是没有底的。
个人的观点是,海控年度200-300个亿的利润是可以预期的,按30-50%的分红比例,股息还是不错的。
现在最大的期望是,中远海控2023年仍然能按上半年利润的50%进行中期分红!
关键词: